当前位置: 首页 > 资讯 > >正文

传统国学话典故丨五十、纸上谈兵逞能,赵括搭上身家

来源:顶端新闻    时间:2023-08-05 06:22:47

#传统国学话典故#

》纸上谈兵逞能,赵括搭上身家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公元前262年,秦昭襄王派大将白起进攻韩国,占领了野王(今河南沁阳)。切断了上党郡(今山西长治)和韩国国都的联系,上党形势危急。上党的韩军将领不愿意投降秦国,便打发使者带着地图星夜赶往赵国,把上党献给了赵国。

赵孝成王派军队接收了上党。这样只过了两年“安稳”日子,秦国又派王龁带兵,团团围住上党,意欲再次拿下。

赵孝成王听到消息,连忙派廉颇率领二十多万大军去救上党。可是廉颇部下援军才到长平(今山西高平县),上党就沦陷了。

而王龁则准备乘胜追击,继续向长平进攻,直奔廉颇而来。廉颇连忙守住长平阵地,命兵士们修筑堡垒,深挖壕沟,跟远道而来的秦军形成对峙,准备作长期僵持的打算。

王龁几次三番向赵军挑战,廉颇就是不搭那个茬。王龁一时想不出别的法子,只好派人回国向秦昭襄王请示说“廉颇是个富有经验的老将,不轻易出来交战。我军长途跋涉连续作战,长期下去,就怕粮草接济不上,大王您看怎么好呢?”

秦昭襄王让大臣范雎出出主意。范雎说:“要打败赵国,必须先想办法让赵国召回廉颇。”

秦昭襄王说:"这个办法不错,可是又如何办得到呢?”

范雎说:“大王放心,我有办法。”

几天后,赵国就出了娄子,赵孝成王听到左右纷纷议论,说:“秦国就是怕赵国让年轻力壮的赵括带兵;那廉颇老了,不中用,眼看就快投降啦!”

他们所说的赵括,是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。赵括小时候爱学兵法,谈起用兵的道理来,头头是道,自以为天下无敌,连他父亲也不放在眼里。

赵王听信了左右的议论,立刻把赵括找来,问他能不能打退秦军。赵括说:“要是秦国派白起来,我可能还要考虑一下。如今来的是王龁,他不过是廉颇的对手罢了。大王如果换上我,打败他不在话下。”

赵王听了很高兴,就命赵括为大将,去接替廉颇。

蔺相如得知此信,大呼不妙,赶忙对赵王说:“赵括只懂得读父亲的兵书,不会临阵应变,不能派他做大将。”可是赵王对蔺相如的劝告终究是油盐不进。几乎同时,赵括的母亲也辗转向赵王奏了一本,请求赵王别派他儿子去。赵王随即把她召进宫来,问她为什么。赵母说:“他父亲临终的时候再三嘱咐我说,‘赵括这孩子把用兵打仗看作儿戏似的,谈起兵法来,就眼空四海,目中无人。将来大王不用他还好,如果用他为大将的话,只怕赵军断送在他手里。"所以我请求大王千万别让他带兵打仗。”

赵王说:“我已经决定了,你们都别管。”

公元前260年,赵括领兵20万到了长平,请廉颇验过兵符。廉颇不得已卸了兵权,憾然离去。

赵括统率着40万大军,声势十分浩大。他把廉颇规定的一套制度全部废除,并下达命令说:“秦国再来挑战,必须迎头打回去。敌人打败了,就乘胜而追,非杀得他们片甲不留不算完。”

那边范雎得到赵括替换廉颇的消息,知道自己的反间计成功,就秘密派白起为上将军,去指挥秦军。白起一到长平,布置好埋伏,故意吃了几个败仗。赵括不知是计,拼命追赶。白起把赵军引到预先设计好的埋伏圈,同时派出数万精兵,抄了赵军后路,切断赵军的后援;另派一支骑兵,直冲赵军大营,生生把40万赵军切成两段,从而赵国救兵和运粮的道路全被切断。赵括陷入进退不能之地,这才知道秦军的厉害,只好筑起营垒坚守,梦想等待救兵。

内无粮草,外无救兵的赵括,苦守了四十多天,兵士都叫苦连天,无心恋战。最后赵括孤注一掷,想冲出重围,没成想秦军万箭齐发,混乱中,连赵括也给射死了。赵军得知主将被杀,很快兵败如山倒,残余们纷纷缴械投降。堂堂40万赵军,就这样在纸上谈兵的赵括手里葬送殆尽。

—— END ——

讨教:

东汉才发明了造纸术,为何战国时就出现了“纸上谈兵”的典故呢?

(杜绝抄袭,力争原创。网图侵删。)

X 关闭

推荐内容

最近更新

Copyright ©  2015-2023 华夏机械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琼ICP备2022009675号-37   联系邮箱:435 227 67@qq.com